近日,北京发布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试行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不仅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类项目纳入试点范围,还将环境影响报告表类项目也纳入了试点,编制原则为:全行业管控实现碳排放源头管理。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于去年7月印发《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目前在河北、吉林、浙江、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地,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已经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
与其他试点开展重点行业“碳评”不同,北京发布《通知》提出将实施全行业碳排放管控究竟底气何在?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北京已处于高度城市化和后工业化阶段
具有开展全行业“碳评”的客观条件
“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中高排放行业已经基本被疏解完毕,要想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只能向全行业挖掘减排潜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阳平坚博士对本报记者说。
据了解,多年来,北京市通过实施工业节能降耗规划、开启碳排放交易试点、加快对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以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已基本疏解了重点管控行业企业,仍存在的重点排放单位,也已进行了绿色升级改造,对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和产业,甚至直接“不疏解、不转移,而是就地淘汰和退出”。
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变,2019年,北京全市9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总量仅占全市碳排放总量的40%,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已逐步由生产领域转向生活服务领域,管理对象转向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的单位、企业。
“目前,北京已处于高度城市化和后工业化阶段,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工业企业建设阶段已经过去,具备开展全行业‘碳评’的客观条件。”阳平坚说。
发布7项关于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的地方标准
明确49个行业共83个细分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
“北京开展‘碳评’的管理基础比较好,相关标准比较健全,能源消费、碳排放等关键数据相对齐全,为实施全行业碳排放管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阳平坚指出。
据了解,针对碳排放管理对象“面广点散”的特点,北京市充分发挥法治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协同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
2020年,北京市发布了7项关于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的地方标准,不仅包括重点行业,这些标准几乎涵盖了北京市其他所有行业。例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服务业》针对“面广点散”的服务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做了规范;《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其他行业》则适用于除热力生产和供应、电力生产、水泥生产、石油化工生产、交通运输、服务业等之外的其他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
这些标准的发布,有利于实现从源头环评到末端碳排放配额管理全流程核算方法的统一,为环评中纳入“碳评”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有利条件。
此外,自2014年以来,北京先后发布了三批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共确定了49个行业共83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先进值。为碳排放强度对比评价打好了基础。
实施全行业碳排放源头管理
已经进入了碳排放总量控制阶段
据阳平坚分析,北京全行业管控实现碳排放源头管理,不论对新建项目,还是已建项目,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对新建的项目,必须按照《通知》要求开展碳排放评价,包括排放总量对区域、园区总量的影响,还要对碳排放强度的对标先进值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改进降碳工艺措施进行筛选等。
另一方面,对于已建项目,最好对照《通知》要求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碳排放管理工作。此外,进行改建、扩建时也必须要按照《通知》要求做好‘碳评’工作。
“北京事实上已经进入了碳排放总量控制阶段。”阳平坚介绍,“根据我们研究团队与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省、市碳达峰碳中和指数评价研究,北京已经被检验到实现了碳达峰,并且宣布了碳中和目标,也就是说,北京未来的碳排放将持续保持不超过峰值的波动或持续下降。”
据介绍,《通知》实施以后,将会进一步减少各行各业的碳排放量。这将为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探索碳达峰衔接碳中和目标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
实施全行业碳排放源头管理
北京及相关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根据《通知》,实施全行业碳排放源头管理,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碳排放影响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增加碳排放相关内容,需结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开展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核算,碳排放管控目标开展评价,进行减污降碳环保措施分析并提出碳减排措施和建议,提出碳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共治。
相比于去年发的《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通知》更加完善,要求也更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清单室主任、研究员付加锋博士对本报记者说,“对各类企业来说,现在强度控制比较容易实现,主要是碳排放总量的控制比较难,这对企业压力比较大,企业要把碳排放这本账算好。”
实施全行业碳排放源头管理,北京市和相关企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在付加锋看来,未来碳管理有可能会像污染物管理一样,可以采取置换的形式实现总量控制。例如一部分企业倒闭了,可以腾出这部分碳排放指标供其他新建项目使用。
“绿色低碳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相关企业主动应对、主动转型才是出路。”阳平坚认为,政府管理部门需要适应新的以降碳为战略重点的管理导向。这对于北京来说不会存在太大的挑战。减污降碳本来就要协同,有了之前成功的污染防控经验,北京控制温室气体应该会上手更快;对于企业来说,还需要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方面主动作为,狠下功夫。
他说:“北京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一般,要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唯有借力科技。所以科技创新可能是企业,也是我们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也更是最大的底气所在。”